创造,更是赋予了它多重的象征意韵,从而形成了花的多义象征。
1、莲花与佛
由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灵魂从混乱无序升华进入“彻悟”的明净状态,从而使莲花在佛教中具有了独特的象征寓意,成为佛教的一种象征符号。在佛造像出现之前,莲花就象征佛的存在,佛像出现之后,莲花的象征意义仍然不减。
2、重阳节中的菊花酒
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活动之一。金秋九月,菊蕊笑绽,氤氲芬芳,故而九月也叫“菊月”。菊也和九九重阳密不可分。重九也叫“菊节”、“菊花节”。在这天,人们就有了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的习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便反映了唐人过重阳宴饮友人、赏菊的风俗。白居易也作有《重阳席上赋白菊》,来表达当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诗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以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赏菊的同时,人们自然想到了以菊花入酒,浸泡而饮,希望能延年益寿。唐末农民起义英雄黄巢则对菊的乐观与顽强精神情有独钟,于是菊在他眼中显得那么潇洒豪迈“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花魁”的多重身份
花神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f花以其或奔放、热烈或宁静、恬淡的美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人们也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中与花融在了一起,籍以表达自己或欣喜、或忧伤、孤寂的多样情感,从而使花也拥有了人的多样情感,具有了多样的象征。
四、结语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朵绚丽之花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不是一两个词,一两句话就能形容。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花文化,花却能很好的形容这个博大,宽宏的文化海洋。像梅花的长寿,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如桃花的灿烂,中华文化绚丽多姿,光彩夺人:清理脱俗,似兰花:坚忍不屈,如腊梅……
中华文化本就是一朵绚丽之花,迎着春光,浴着春雨,在中华子孙的共同努力下盛大开放!参考文献:
1、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