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编辑稿)18361字主讲:特级教师章鼎儿一、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发展迅猛的课程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改革,就要从科学课说起,“科学”是一个怎样的课程?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小学科学是一门发展事态非常迅猛的课。1977年,这门课叫“常识”课,1978年改名为“自然常识”课,1981年,教育部颁布新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这门课改称“自然”课,2002年改为小学“科学”课,经历了25年,这门课程的名称改了四次。它的课时,1977年叫常识课时,只开设了五年级,当时是五年制,每周是2课时,1978年改为自然常识课,开设了四、五两个年级,每周也是2课时,周课时是4课时,从2课时到4课时,翻了一番。从1982年到1992年,改为小学自然课,开设了三、四、五年级,周课时是6节课。从2节4节6节,发展迅速。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自然课从一年级开设,一、二年级每周是一节课,三四五年级每周是2节课,周课时就是8节课,到了2002年,改为小学科学课,浙江的周课时是10节课,湖南的周课时是12节课,各地节数不同。三四年级有的开设的是2课时,有的是3课时。25年间,从1977年到2002年,周课时从2节增加到10节,把它画成图就是直线增长,迅速发展,持续发展。小学各学科中,课时增长达到这样一个速度的,绝无仅有,独一无二。要知道在这25年里,小学的总课时是严格控制的,制定教学计划时,总课时只能往下减,不能增加。那科学课的课时数从哪里来?仔细查查,原来的语文、数学课学时数比现在要多得多,科学课的学时数是从语数两门学科挤出来的;学时数增加了,教课的老师从哪里来?我估计在座的老师并不是一分配到学校就是教科学课的,也是从其他学科改行过来的,我就是从教语文、数学改行教自然的。
科学课的发展是不是就到10节课为止了呢?不是,它还会持续发展,我们横向比较,与其他国家相比,科学课每周10节课是很少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科学课周课时都达到了18节。这还是我在上世纪80年代统计的。在欧美等国家,科学课是小学的核心课程,这是近10年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我看国外的资料,一般称科学和语文(母语)是两大重点课程,再往前,有的国家把它称为小学里面的三门支柱课程语文、科学、数学,科学还排在数学课的前面。
f我推测,科学课还会往前发展,我们国家的小学科学课程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