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章鼎儿一、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发展迅速的课程摘抄: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但已基本形成了。它的全称是“全日制义务教育(16年级)课程标准”。这个未来的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课程性质的:“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体会:从“副课”到“基础课程”再到“核心课程”,小学科学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在欢欣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重要学科没有真正被重视,这一现实还将长期存在,不可能有立杆见影的改变。小学科学教育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投入和付出,把我们能做的、该做的事做好。还有一点,我觉得要提醒大家,小学科学是启蒙学科,中学科学是入门学科,我们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去随便抢中心科学教师的饭碗。在小学阶段,培养科学探究兴趣,是最重要的!二、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新一代科学教师必须经历与完成的任务摘抄:台湾老师的思考世界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我们的孩子以后要做什么?他们以后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出现。我们的孩子以后会碰到什么问题?他们要面临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发生。孩子们以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工具呢?他们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现在还没有出现。那么,我们现在应该给孩子什么?体会: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我们现在的教学活动,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少用?许多县区小学科学要考试,于是“讲科学、听科学、背科学”之风十分盛行,因为此法在应考中有强大的功能。当学校、老师关注什么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的时候,学生还有多少时间去做实验,多少机会去探究,多少兴趣去思考?章鼎儿老师说,我们在上科学课,我们在做科学教师,我们在做实实在在的事用一节一节的科学课、一个一个的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可是有多少老师看到这句话、听到这句话,并且这样去做呢?三、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始了摘抄:案例一《红、黄、蓝》不是纪律问题,不是管理问题,而是学习主体的研究认识问题。体会: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案例中,我感受到的是,章老师“以控制材料的方法控制课堂观察实验活动过程,控制课的节奏”,确实是组织教学的有效策略,而体现在其中的,就是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年龄特点。摘抄:坐在第一排的学生发言时,面对老师,背对着全班同学,看来是不行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