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试题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2年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准确理解广告信息是关键。通过材料中广告内容可以分析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但商品只涉及物质生活的变化没有体现衣、住、行等方面结合广告具有时尚性从这两个方面判断C项是最佳答案。22012年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官员及百姓日常礼仪和社会习俗的情况由材料不能得出A项结论B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反映出“受之者”和“施之者”等级观念依然浓厚但“受之者”有意玷污平等制度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排除CD项符合题意。【名师点评】结论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结论型选择题也称论证分析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题干一般为教材中未出现的历史结论选项为所学史实需要判断选项中的史实是否符合题干中的结论二是题干为简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需要分析判断选项的结论是否符合题干反映的信息上题就是属于该类型的结论型选择题。解题思路一般分为三步1理解题干提供的历史结论或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上题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一些人对官员的称谓仍未改变2通读题干弄清历史结论或史实的时代背景迁移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进行分析判断上题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交礼仪的变化3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解答这类题目一般采取史实支撑法、史论结合法、具体特征分析法、概念分析法、理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