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气体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事故应急抢险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
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公司井下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井下
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
四、职责事故发生时,工程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抢救伤员。
f指定专人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疏通交通。指定专人向公司经理和公司综合部以及公安、医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当事人家属报告事故情况和救援,并在事故发生一小时之内向当地安监局报告。
五、安全要求管道沟、井下作业时,井下较为常见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煤
气)沼气、硫化氢,下井前应首先进行通风,使用气体探测设备进行井下气体探测,确定无可燃、有毒气体或气体浓度符合作业环境要求时,方可下井作业。
作业人员应系安全绳,安全绳应系于腰部及腋下,井口有专人看护并牵绳,随时观察井下施工人员的状况。
六、应急措施1、异常现象的判断:监护人员观察到井下作业人员行为异常,(如
慢慢昏倒等);每分钟例行的喊话没有回应;以上两种情况一旦发生,则立即执行本应急预案。
2、现场监护人员应立即拽拉安全绳,将井下作业人员吊出井底。如发生不能拽出现象(安全绳缠绕井底阀门或者绳扣松开等),则应派人下井救援,同时立即报告井下作业应急领导小组,并拨打120救护电话。(医疗救护报警要点:报警人单位、姓名以及电话号码,受伤害的地点以及到救护地点的最佳行驶路线;中毒人的人数与状况(包括中毒原因等有利于救护的各种情况)。
f3、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4、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七、现场医疗救护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
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1、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2、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
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