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让世界震撼的决定:明基将停止向其德国手机子公司注资,德国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这个决定震撼了世界,让德国人的愤怒,令走出去的同伴TCL与联想难堪。现在一种弱者思维统摄了中国企业家。最突出的表现得就是为着自己的面子而将公司置于危险之中。他们不敢承认错误,没有关公刮骨疗伤的魄力。李耀直面危机,不避错,不讳过,向我们显示了这样一种当代关公的新形象,值得我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李坤耀起初安排让德国人来“自我管理”,以减少冲击。很快由德国人尤科盟制定了一个开源节流计划。节流方面勉强完成了80。可是开源方面,活力充足的明基团队遇上一板一眼的德国人。近1年的时间里,德国只有1款新手机上市、两款将发布,与过去相较,不但开发新机速度没有加快,反而更慢。从一开始就困扰西门子手机的效率问题,没有丝毫改善。在并购已经接近一年后,每个月的产品达成率还只有30,就是说有70的备料是窝在库房里的。而根据手机业的特点,每过一个季度,价格就会损失1520。  在李耀的想象中,以西门子100多年的历史和巨大的规模,它的管理系统应该是非常好的。但真实的情况与想象有不小落差,西门子内部的各种申报依然沿用人工手段,原因是工会反对,因为电子化可能减少对雇员的需求。更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原有西门子体系的会计系统严重滞后2个月。而通常明基的数据只需延后两三天就可以拿到。一位德国主管将他们的决策形容为苍蝇在黑暗中飞行。  李耀毫不避讳明基收购失败对中国公司的意义。他认为至少有三条教训可以分享:“首先,收购一个亏损的企业体,必须有比较充足的资金准备和承受继续亏损的心理预期。其次,去收购一个国外大公司的一部分,一定要求它与母公司切割干净,独立运作一段时间,看清楚了再进去;三是进去后人要换就早点换,尤其是主管,但又要自己有足够的人才去接管”。而培养一个全球化的经营人才,至少需要十年。  西方百年老店,一大堆的规程和习惯,需要新鲜血液去激活并创造。这也正是欧美大公司向中国印度等出售公司的一个小算计。可是,当我们不能带来新创造的时候,这样的融合也就失去了价值。李耀知耻而勇。果断回到起点,积蓄价值创新的力量。可是许多中国公司却依然抱着过时的商业天条不放:砸钱做广告、砸钱做渠道、砸钱搞垮竞争者、砸钱造品牌,而唯独不肯花时间和功夫以技术为本去搞价值创新。这种价值取向,一旦被迁移到欧美成熟市场上,不可避免会遭遇滑铁卢。今天是明基,明天或许就是T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