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用评级与风险分类
本章主要介绍信贷分析的三项重要技术:信用评级和信贷风险度、贷款风险分类和项目评估。信用评级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信贷对象的信用程度评定不同等级,信贷风险度则是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信贷条件测算信贷业务的风险程度,信用评级和信贷风险度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在事前对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控制。贷款风险分类是对已发放的贷款按其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目的是对现有贷款的资产质量作出评价。项目评估是专门对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的技术。
第一节
一、信用评级
(一)信用评级概述
信用评级与信贷风险度
信用评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产物,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建立健全而诞生的。1、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信用评级是指根据债务人所在地经济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情况,自身经营水平并结合债务人历史上履行债务的信用情况及其它各种必要因素,对其到期履行债务可能性给予量化的等级指标,信用评级的对象可以是国家、地区、法人、自然人等各类债务承受载体。2、信用评级的作用信用评级是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评价。信用评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重要参考。信用评级是对被评对象未来偿债风险的评价,从本质上讲,信用评级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定性判断。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信用评级体系是美国的“穆迪体系”,但是信用评级不能完全替代经验判断。3、信用评级的原则(1)历史原则:对某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评定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的,它通过对各种历史数据与因素的总结,推断出未来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可能程度。
35
f(2)动态原则:由于信用评级是建立在历史数据与因素基础上的,因此信用评级的标准与结果也是动态的,任何一套信用评级的标准与其得到的结果都有其时效性,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标准与评定结果,决定被评对象的信用等级后,必须进行跟踪评级,适时作出变更或不变更被评对象信用等级的决定。(3)辅助原则:由于信用评级模型无法预见诸多的不可测因素,因此任何一套信用评级标准所测定的债务人情况都并非完全准确,评定结果往往也含有主观成分,因此评级结果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能完全替代经验判断。(二)我行的信用评级体系1、体系的分类我行的信用评级体系(2000版),主要是针对企事业客户设定的,一般来说信用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