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早教,即希望早学、极早接受教育的观念。如“教育子女从幼始”“远行要趁早,教育要从小”“种秧要趁早,教子要从小”“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从小”等,都是从正面积极倡导从小要教育孩子,为以后奠定基础,就像远行、种秧、铲除杂草一样不能太晚。广大劳动人民总是从他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寻求合理的迁移,提出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很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色彩。当然有些看法虽不尽科学,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但作为经验性总结不乏智慧之光。
第三,终身教育的观念。教育谚语中比如“活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嫌少”“活到老,学到老,九十九岁还学巧”“活着一辈子,学着一辈子”“不怕人老,就怕心老,不怕不知,就怕不学”等,其实都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延伸强调。这些经验之谈虽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却用极为通俗的口语化语言向人们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愿望,向人们彰示了即使到老也要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新”人。

教育谚语中表达“教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一是“学”。
在“教”上,主要是教学原则和方法。而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中,身教、严教、体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关于身教的如“帮敲不如言教,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当好向导”。由此可见,大众的教育原则是以言教和身教为主的,而身教又重于言教。再如“若要教子,先要教己”“先正自己,后正儿孙”“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等都从正面强调父母身教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反面强调的如“大人爬墙,小人学样”“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等。
身教是一种榜样,是一种影响力。以身教为主,然后才是善诱、循序、因材等。身教不奏效,则必须采取严教与体罚,教育谚语中有关严教与体罚的不计其数,如“响鼓要重敲,好儿也要严教”“严是爱,宽是害,不教不育有祸来”“严是爱,松是害,松松垮垮害三代”“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爱在心里,狠在面皮”“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教子不严,留个祸仙”“骄子骂母”等,都是强调一定要严教,只有严格对孩子才是负责的,严就是爱。不仅要严,犯错时还要体罚。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棒头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鞭子本姓竹,不怕书不读”“放下棍子,宠坏孩子”,等等。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但过分的教育体罚未必是件好事。教育谚语如此强调教法,强调身教和严教,从侧面反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