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出示分数的意义时同学们便很容易理解,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将会牢记不忘。又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制作新龟兔赛跑的情景,他们一改往昔的方式,每人坐一辆小车比赛,乌龟的小车使用圆形车轮,而小兔的小车使用椭圆形车轮,当老师发令比赛开始,龟兔的小车便一起向前行驶,马上同学们便会捧腹大笑,因为小兔的车颠簸的厉害,小兔不仅落后,而且在小车上颠簸起伏,露出了窘态,教师审时度势,让学生说出小兔闹笑话的原因,同学们只能从感性上说出他们所看到的现实,此刻教师再将乌龟的车轮与小兔的车轮进行比较,并放大圆形车轮,让学生观察车轴与地面的关系,得出圆的概念。这样的情景不仅使学生将
f终身难忘,而且使得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变的具体形象易懂,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后进生的自尊心。三、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加减乘除的运算,或是解答某个具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探索、发现和掌握知识内在的规律,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寻求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能被三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要能被三整除,同学们很快说出3、6、24、27、18等,老师将这些数写在黑板上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考老师的游戏,同学们随意说一个多位数,老师马上能说出这个数能否被三整除,学生一听考老师,兴趣大增,一个个踊跃举手说数,就连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纷纷举手,但不管学生说出多大的数都考不倒老师,此时学生做不住了,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秘诀,教师再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三位数123,请同学们说说它能被三整除吗?当学生算出能时,教师再卖关子地说,以这个三位数为基础,我可以写出一些三位数都能被三整除,于是写下213、231、321、312、132,说这些数都能被三整除,你们信吗?当学生分组计算完后,惊讶的表情告诉老师,他们要学了,这样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在轻松的环境中提出了新问题的感性材料,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我要学为我要学,从而为课堂教学创设了最佳环境。又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学生在学习了3与4的口诀后,可回头利用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和4的口诀中得数间的规律,当学生发现3的乘法口诀得数间的差数为3,4的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