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看哪组读得响亮,看哪一组运用灵活,看哪一组造句工整通顺……,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比起来。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新授知识的记忆,而且学生也更加投入更加有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高潮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它将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三、加强学法指导,学会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信息进行的一种反馈控制。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在学力结构的三要素(认识、情感、技能)中,英语学法起着基础作用,如果英语学法掌握得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日益增强。正因如此,古人才说,“学贵有方”。达尔文曾强调要掌握学习方法的知识,他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照从单词、句子、对话、短文的顺序进行有步骤的学习,注重听读能力的培养,读得顺才能说得顺才能做得顺。当然这需要学生踏实地花时间花心力去获得。在小学中高年级,引导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形成的能力。通过画简笔画是记忆单词、理解句子的方法之一。画简笔画,既促使学生形象地记忆单词,认真地咀嚼语句的含义,还可以使老师从简笔画中了解学生对短文、对话的理解程度。四、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