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解读新《社会保险法》中养老保险的变化
一、养老保险的四种模式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或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简单理解,如果职工在工作期间与企业一起按国家规定缴纳了养老保险,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从而解决退休以后的生活来源问题。
从世界各国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看,可以把养老保险划分为四种模式:
国家负担模式
所谓国家负担模式,就是企业和职工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用人单位只需要给员工发工资即可,员工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养老金。
使用这种模式的国家相对较少,典型案例是瑞典。
国家和企业负担模式
有一些国家采用的是国家和企业负担模式,如苏联。在这种模式中,职工个人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所有费用由国家和企业来承担。
企业和个人负担模式
有一些国家采用的是企业和个人负担模式,如新加坡。在这种模式中,保险费用全部来自企业和职工,完全是以支定收,国家不支付费用。
企业、个人和国家负担模式
第四种模式是企业、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强调缴费与退休待遇相关联,建立在严格的保险运行机制基础之上。这种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典型案例是德国、美国、日本,我国的养老保险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式。
二、养老保险为什么要统账结合
统账结合思路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思路简称为“统账结合”,这是我国在世纪年代中期定立的一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并且得到了新法的确认。
在统账结合的思路中,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高于)缴纳,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计入个人账户基金。
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当期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实行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基金用于职工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不得提前支取,计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f立法前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问题
在立法之前,很多地区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缴费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基金被混用,养老保险常年亏损,于是动用了个人账户中的钱,这明显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在世纪年代,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个人账户都是空账运行的。所以国家在前几年出台规定,要求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