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拥有注册用户数最多的互动游戏公司盛大网络投资4000万美元,这是软银亚洲在上海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软银认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增长空间很大,根据预期,此项投资7年后的回报将达10倍。与大部分在线游戏界人士看法不同,软银公司更看中盛大的运营能力
而非游戏产品本身。“
软银亚洲一共投入4000万美元,18个月后成功退出,获得14倍的投资收益。在上市之初,软银就减持了56的盛大股份,套现17250000美元,其仍持有盛大193的股份,按2004年10月的盛大市价计算,其市值在8亿美元以上,
是其初始投资的20多倍。
案例三: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
参半。
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两次向蒙牛注资。首轮增资,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注入了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二次增资注入3523万美元。此举等于三家投资机构承认公司的价值为14亿元人民币,两次市赢率分别为10和73倍。对蒙牛来说,出价公道。鼎晖在蒙牛乳业上的总
f投入约为1685万美元。2004年12月20日及2005年6月14日,鼎晖两次分别以606港元、495港元的价格向其他投资人配售了35624785股、41072445
股蒙牛乳业股份,共套现419亿港元
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蒙牛而言,这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第一次注资后,蒙牛管理团队所持有的股票在第一年只享有战略投资人所持股票110的收益权,而三家投资机构享有蒙牛906的收益权,只有完成约定的“表现目标”这些股票才能与投资人的股票实现同股同权。二次增资中,三位“天使”的要求却是更加贪婪了。三家投资机构提出了发行可换股债券,其认购的可换股债券除了具有期满前可赎回,可转为普通股的可转债属性,它还可以和普通股一样享受股息。可换股文件锁定了三家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保证了一旦蒙牛业绩出现下滑时的投资风险。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此般设计正
说明了三家老牌投资者把玩风险的高超技艺。
摩根、英联、鼎辉约477亿港币的投入在本次IPO已经套现3925亿港元。巨额可转债于蒙牛上市十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