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_____(填“a”或“b”端)。(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若从固液残留物中得到CaCl2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343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B红磷燃烧后,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原气体体积的15,其原因可能是(3)实验C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35.(3分)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操作Ⅱ是加入某种物质。若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操作Ⅱ加入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__①氧化钙【实验原理分析】36.(4分)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酸碱盐的性质(夹持装置已省略)。②干冰③冰块④氢氧化钠固体
f资料Na2CO3溶液可过量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1)关闭K2,打开K1和分液漏斗玻璃塞、活塞,向B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当B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充分反应后,C中一定含有溶质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科学探究】37.(6分)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现象:实验序号①第16滴形成亮蓝色溶液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
②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变成黑色
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查阅资料】I.氢氧化铜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氧化铜。II.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假设】
fI.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II.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1)1号试管中现象为_________。(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反思与评价】(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丙同学推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