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特点、行为习惯都比较了解,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为学生的成长制定计划。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的精细管理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指导。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班规,量化班级管理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精细管理与完整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为此,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和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精细管理要求,制定一套全面可行的班级班规,使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如明确奖惩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不仅可以受到惩罚,还可以使学生在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中接受教育。它不仅是成就的展示,而且也是一种沟通的形式。日常行为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理能力。
通过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班干部会议,将根据讨论的结果形成班级的最终计划。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公布精细化管理评估的量化计划。内容应与学习、纪律、行为、活动、安全等方面相关,并指出相应的加减分数。内容应逐一完善,要求必须具体,目标应明确。
三、精细化管理借力于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精细化管理的改进在于管理的网格化。它与标准化不同。它是一种基于标准化管理的更严谨、更细致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班级教师班委会班长组长每个同学”的管理网络。通过这种方式,把班级的所有工作分配给每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班主任,保证人人有事做。满足上述要求,接受监督就是合理的。此外,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还应建立适当的监督制度,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评选先进,推动落后者,最后实施正确评估和个人的评价。
班级精细化管理要求从班主任到小组长的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回顾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因为“认真做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当然,这个过程中,自然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引领、监督、纠偏。
总之,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就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同时培养他们比较完整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班级精细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追求“精致”,坚持不懈地去做。长期坚持会形成习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