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青州市邵庄初级中学关金国
从21世纪初开始,我们盐城地区初中开始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至今也有八九个年头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敢于讨论、敢于举手,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教育的效果由学生不爱、不喜欢逐渐变得爱接受、爱思考,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件,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进步。但是欣喜的背后,不难发现,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思想品德课“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旧瓶装老酒”,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和学效果。事实上,在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有些是低效的,甚至有些活动是无效的。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新颖的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而在我们农村地区积极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十分迫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有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它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意味着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也可以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盐城市有效教学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狠抓有效教学的信心。面对特定的校情、学情现状,深切感受到,实施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它可能涉及到教与学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才能使初中思想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初中思想思想课的实效呢?我的简单思考如下:一、掌握学情,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意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教师不是流水线的工人师傅,学生也不是机器制造的产品,大小一样,个个如意。学生是社会中的人,是有着思考、有行动的人,在学校内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教学的基本要素一般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或者叫教学内容),可见学生要素是放在教学的第一位。“有效教学”实际上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常态下,人们对“有效教学”的解读往往侧重于教师的工作,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则更多的要考虑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