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在结合现有的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经验的基础上,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提出如下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诊断、反馈、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不但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不仅要关注个体的横向比较,更要注重纵向比较,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激励性评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4、过程性原则
f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5、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有利于调动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达到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价指标的制定要适合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内容要合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蹦蹦,够得着”,过高或过低的指标都不利于激励。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都要提高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