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细菌R型细菌2实验过程: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是。思考: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3、对比分析第二、三组说明什么?4、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5、第四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它是开始注射进去的,还是混合后重新出现的?6、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7、实验先进行第一、二组,与第三、四组相比,起8、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有无荚膜有无毒性
作用。
思考: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你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①②③只有加入,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R并且的纯度越,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能否)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艾弗里的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因为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2
用心
爱心
专心
f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1T2噬菌体的介绍: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DNA,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2实验方法:。3实验过程: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一部分噬菌体;②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③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④结果亲代噬菌体
3235
寄主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P标记DNA
S标记蛋白质
思考与讨论:①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②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③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有些病毒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烟草花叶病病毒中提取出RNA,侵染烟草,结果:_______烟草花叶病病毒中提取出蛋白质,侵染烟草,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