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修心得
黄河科技学院段凯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真学习,深感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性和使命感,作为从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一名教师,我有义务落实国务院的教育文件精神,投身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鉴于此我报名了高校教师在线网络培训课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现在我按照培训要求完成激活课程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参与活动等环节后,体会甚多,略谈几点。一、认清了高校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1、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知道,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0年底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回顾中国发展之路,有人归结于中国人的模仿能力超强,跟着美国走。经常在模仿,怎能会超越?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大会讲话中要求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2、高等教育教学需要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97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稳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非常规的飞速发展,高等教学的传统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都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都相去远甚。以至于拖累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高级专门人才的步伐,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积极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二、加深了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通过在线课程的培训,我对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加深,也进一步掌握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f1、更新教学观念任何行为均源自意识的先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原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尤其对待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认识态度,仅强调其一,排斥其二皆不合理。专业教育是大学的教育深度,它标志着某学科领域内专业知识的量;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广度,更注重学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