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5.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24答: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
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入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6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25.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7.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23.答: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8.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24答: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幼儿社会教育要在一致性原则的指导下,尽力为幼儿提供稳定、和谐、安全、统一的环境,并注意以下问题: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3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力量。9.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25答: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3在制度上是明确和必要的;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的。1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情感支持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23.答: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