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刘棣中梁建和【摘要】分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从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生产性实训项目、项目化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关键词】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6802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较多问题,学校和企业之间未能顺利对接,最终影响了就业质量。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理顺社会发展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矛盾,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训基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首次提出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进一步说明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一、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高职学生技能成长需要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而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对从业者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长期开展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尽快进入员工角色。在这一背景下,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的战略选择,也成为了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高职生产性实训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平台之上的一种实训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保障,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平台、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实训基地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达到教师与学生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将消耗性实习转变为创造效益的生产过程,发挥实训基地自我造血的功能,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添置设备、设施,也可以为热爱学习的贫困生提供助学的途径,为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的问题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建设融教学、培训、鉴定、研发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