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凝血块可分解自溶导致再出血。这在首次出血后6~11天发病率最高。若患者病情稳定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频繁呕吐,瞳孔不等大等临床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再出血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因此,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严密监护、绝对卧床,烦躁不安时予以镇静治疗。
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
1、体位护理术后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血压平稳抬高床头1530°,以改善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切勿卧于手术侧,以免压迫手术部位及引流管,影响引流。2、术后病情的观察术后24小时内是脑出血再发的危险期,一周内为脑水肿的高峰期。因此密切监测神志、瞳孔及颅内压的变化极为重要。术后24h内30mi
测1次,24~72h内改为1h测1次。1周后改为4h测1次,直至血压稳定或患者出院或死亡。监测血压的同时进行意识、瞳孔、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测,并尽量排除咳嗽、吸痰、翻身、用力排便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术中详细情况,以便对病情有基本评估。做好术后第次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监测等(后半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以利进行病情动态观察对比分析。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和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呼唤和给予刺激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对瞳孔大小、形状、光反射严密观测,一旦有异常改变立即报告医生。如护理观察中发现意识状况改变,有加深之趋势;患者病情曾一度有好转,意识障碍减轻或神志基本清楚,后又渐渐转变成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或有不同程度术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应报告医生行CT复查证实颅内有无再次出血。
3、控制血压保持术后血压稳定,避免发生再出血术后血压波动大或急剧增高是发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监控血压尤为重要,术后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况且术后72h内
f为脑水肿高峰期,因此有条件者应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监测血压的袖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尽量使用同侧肢体监测,每8h1次松开袖带一次,每次数10mi
,每24h关机休息30mi
以减少误差,同时,血压的监测应与意识、瞳孔的判断和体温、脉搏、呼吸、心电图的监测及其它临床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对预后作出客观的判断。根据血压的监测数据早期可遵医嘱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加硝酸甘油20mg开始15滴mi
然后根据患者血压调节或采用5葡萄糖50mL加硝普纳50mg用微量输液泵推注开始时2mLh也是根据血压调节因硝普钠在稀释后4h药效会衰减因此必须每4h更换1次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