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
罗文小学陈燕摘要:进入21世纪,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如何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德才兼备是当代学生追求的最根本学习目标,德育是教育的关键,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德,品学兼优缺不了“德“字,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绝不能忽视德的学习,应把它当成学习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成,它也需要从小养成,所以我们教师就应从小学生抓起对德育意识的的培养。关键字:小学生,德育教育,综合性实践。
正文:小学德育工作如何才能得以加强和改进?如何才能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这就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新时期德育对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确立新思路,努力在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而教育小学生又需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其实放眼一看有关如何提高小学生德育的教学规定又何尝少呢每个存在教育地方都能看见《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可见德育在教育方面很受重视,通常那些校规校纪都很深入小学生的意识中,比如“尊敬老师,爱护同学“,”文明讲理,不骂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纸削”,这些守则几乎小学生都知道,还有那些有关德育的歌: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老师你好,
f同学你早,团结友爱心一条;这些都是我们在校园里随处可以听见的,这些都是教育部对小学德育采取的方案,可见这些都好像已经深入小学生意识中,但为什么我们在小学还经常看到乱扔垃圾,小朋友们吵架甚至打架,不由让我们感慨这些《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真的深入小学生内心吗?所以德育不仅要注重在表面倡导,更要注重在意识中的提高。那德育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意识到呢?
首先,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只是一种说教的方式,不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其中的内涵,它是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所以学生仅仅只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但还是不能很有效的落实在行为中,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让人满意。要进行德育我们基本的德育方法也不能少,比如学校应该安排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践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