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解读《警察与赞美诗》
作者:邓伟英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8期
摘要:语篇分析引入翻译领域,不再限定于语言本身,而是将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等进行全面探讨,以实现对语言翻译的重新评估。本文通过对《警察与赞美诗》语篇功能的分析,在正确理解语篇语境及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运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就译文进行重新解读,从而实现译文的忠实与通顺。
关键词:语境人际意义经验意义
引言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而其中对美国社会法律的无声揭露与抨击则是普遍认同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多角度对《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意义进行阐析,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张乃奇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徐丽娟从修辞学的角度来阐述小说语义功能,杨建政从语料库语言学角度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索分析等,黄国文从功能语篇分析应用实践中提出:“语篇分析作为一种翻译理论,在功能语法理论下更适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操作性、实用性指导,完全可以与Schiffri
所提出的六种分析方法相媲美。”
一理论概述
语篇和语境是不可分割的,小说语言作为语义分析的单位,同样需要从语篇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把握语义内涵和表达的主题。语境在建构语篇结构与内容的同时,也承担着语义分析的构建功能,从而提炼出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特定社会、文化下源语与目标语在反映转换中的对等关系。从《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语境变化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冬天的描写,来揭示主人公苏贝的生活境况和内心的态度,以及对走进监狱的思想决定;第二部分对喧闹城市的描绘,从苏贝的多次行动,渴望走进监狱的努力中,看到了苏贝内心的失落与绝望,特别是苏贝与受害人、警察的对话,呈现给读者面前的是苏贝复杂而纠结的内心活动;第三部分语境的转换,给苏贝的内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触动,当苏贝沉浸在教堂内飘来的赞美诗时,苏贝的思想迎来了一场革命,使其萌发重新做人的精神追求,然而事与愿违,此刻的苏贝却被警察带进了监狱。
二对《警察与赞美诗》语篇的解读
(一)经验意义的解读
在小说中,描写主人公苏贝与警察的词句主要有心理过程刻画、行为过程刻画、语言过程刻画、关系过程刻画等,其所占的文辞比例也不尽相同,如在第一、二部分中,对苏贝的主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过程描写体现在物质、心理、行为及语言对话上,特别是苏贝通过语言和行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