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应该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而所谓反思型班主任,就是带着一颗反思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班主任。时时刻刻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这样的反思能让我们从习以为常的教育惯性与惰性中抽身出来。当我们能够胸有成竹的走入班级,时教时思时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开始摆脱那种重复的麻木,重新体验到育人的乐趣。而能体会到快乐与新意,对一个处于机械忙碌中的班主任,不啻于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三、如何有效进行反思学会反思对一名教师,对一名班主任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学会有效反思却不容易。数本过去几年的,工工整整的班主任反思记录本为证,反思的工作笔者也在做,可是几年下来,效果并不明显。看来我的反思好像有问题,并没有真正学会反思,也没有做到有效反思。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反思呢?我试着去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1、反思不可空谈理论,也不可缺乏理论翻翻教学反思记录,发现我的许多教学反思是泛泛而谈,空谈理论而无有效解决措施。例如:“要关爱学生”,“应该加强班级民主建设”等等。这些所谓的反思听起来很对,仅仅是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然而与现实的教育相去甚远,没有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对于许多教育理念来说,是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班主任反思的任务是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思考,以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经常碰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在学习、借鉴已有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观察、思考,力求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②
李镇西《做一个反思型的班主任》,《天津教育》2006(1)
2
f所以作为德育一线班主任更应该着眼于探讨理念如何实践,而不是作大而空的理论宣传。反思宜具体而微,力图试着去解决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也没有问题,但我们必须去尝试。就在我们试着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已经在创新,在收获快乐。而且实际上空谈理论恰恰可能是缺乏理论知识的表现。越是对于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不够透彻,越是感觉理论无法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只好空谈两句了事。与之相反,越是对于理论的学习不断深入,越是能感觉到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切合性。在拥有雄厚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把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次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问题的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