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办件、财务室收费、集中办公审批五个环节分离,切实把好项目选址(规划条件)、用地规划审批、工程规划审批和规划验收核实“一书三证”的四个关口,在各个环节上实行谁把关、谁负责、谁签字制度,形成了规划审批内部制约机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疏理规范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切实提高了各类建设工程审批办证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四、严格规划执法行为,维护规划建设良好秩序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好规划执法工作:一是不断完善执法程序,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全面规范使用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制定了行政处罚流程图,疏理并规范运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限期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20多种行政执法文书,确保了城乡规划执法、城管执法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二是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处以罚款的,严格按照财政票据管理规定出具罚没款专用收据,按时将罚没款统一上交财政,切实做到罚缴分离,坚决杜绝“坐收坐支”行为。三是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暂扣、罚没物品管理办法》和《物品暂扣单》,明确暂扣物品处理时限和处置办法,加强出入库管理,坚决杜绝侵占暂扣物品行为。通过规范管理,全体干部行政执法处罚行为严肃、严谨、正规,有力维护了城乡
3
f规划建设秩序。五、扎实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及时成立了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发了农村危房改造总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发动全局干部放弃休息时间,迅速深入全旗各乡镇进行调查摸底和资料收集,并积极协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全面铺开危房鉴定、改造和验收工作。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户个人申请”、“村乡两级公示”、“证明材料”、“乡镇危改台帐”、“危房改造协议”、“验收申请及报告”等一系列工作模板,有效指导农村进行项目申报和资料档案整理,保证了危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严格执行村级评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旗级审批公示的“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制度,坚决做到程序不减、步骤不少、标准不降。结合农村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研究并提出购买农村闲置安全住房、改造农村闲置校舍、项目捆绑集中使用、引导鼓励新建住房四种推进方式,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2009年375户指标任务,其中,购买闲置安全住房176户,利用11所校舍集中安置63户,引导自建49户,九峰山移民项目配建87户。为迅速落实好10月底包头市下达的2010年500户指标任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