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填空题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或行政法制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2、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不同,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根据行政法
23、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行政监察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国家审计机关、
24、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具有行政性与立法性的双重属性。25、依据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26、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27、根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机关与创制性立法。28、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与备案等步骤。行政处罚权、行政处理权、行政执29、行政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30、行政许可的性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是行政主体的赋权行为;另一方面它双是对行政相。
规范的性质不同,行政法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根据行政法的作用不同,行政法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3、行政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行两大类。P84、行政主体的职权主要有行政规范权、行政命令权、行权、行政司法权等。5、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授予职权两大类。7、行政职权具有强制性、不可处分性和统一性三个基本特征。8、行政法基本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9、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内容。6、行政职权依来源可分为固有职权
对方的解禁行为。30、以许可的性质为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32、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33、行政许可的程序一般包括行政许可的申请、审查、核实、拒绝可颁发许可证明等步骤。34、以行政指导有无具体的法律规定为标准,行政指导分为依据的行政指导。35、以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行政指导可分为普遍的行政指导和个别的行政指导。36、我国的行政处罚包括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申诫罚四大类;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指导和无法律
10、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11、公务员具有公民和国家公务员的双重身分。12、行政职务的变更包括罢免、撤职、辞职、免职、降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