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第一章1、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14)2、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行政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83、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4、行政法是调整客体和内容。16
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145、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15)6、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15)7、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第二章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218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而行政合理性原则则解决行政是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内容变更。(19)
2、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否适当的问题。(220)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第三章
。(218)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独立承并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3242、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固有职权、授予职权3、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第四章1、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乡)镇人民政府2、行政机关是行政法最主要的行政主体。(430)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和乡四级。(431)。445行政法规两大类。(326)的权力。326
、规章
4、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445)第五章1、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是指第六章1、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个人身份和公务身份。548
f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6552、行政委托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权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657第七章(略)第八章1、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8632、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之内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机关、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864。(862)
3、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第九章
1、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划分的依据是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法定形式作为标准。9702、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以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970、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973
3、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4、行政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