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同时涉及到实验设计,信息识别转换和判断能力;注重识图,读图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所涉及的考点完全来源于教材,是考生完全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从试题设计来看,考察的多是直接把教材中有关基本理论加以组合直接考察,如选择题1、3、4非选择题中31、34;或者是把原教材中都具有的基本理论加以变化,如选择题的第二题就是把教材中酶活性的调节的图形稍微改动、非选择题32题把教材中的酶的高效性的实验换一种方式进行改组及33题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转换为性激素的调节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选择题第5题、非选择题34题则是利用教材知识,重新创设情境,考察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应用的能力。2.章显能力考查2009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坚持能力立意,试卷全面考查了四项基本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试题以能力考查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实验能力,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实现了能力考查与题型功能的有机统一。试卷延续往年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和特点。试题即有知识的宽度,又有思维的广度。充分运用图、曲线的命题形式,强化了对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以及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3.注重探究,侧重实验过程的设计分析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今年实验试题从07、08年实验思想、实验过程分析和实验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新回归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转向。例如,第32题与2006年的全国卷I第30题(考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从考查形式上有相同之处,继续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今年的实验题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尤其实验原理是以教材中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这样做即降低试题的难度,又侧重能力的考查;二是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考查,把教材上的实验方法扩展到实际中去;三是有要求学生叙述实
2
f验过程、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这就需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有关实验,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4存在的不足今年的试题总体上来说比较成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试题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命题者刻意避免大家都熟悉历年常考的遗传试题,而在选修教材上有关微生物、发酵工程接连出了两道选择题,同时,把原来的两道大题变化为四道大题及生物试题位于理综试卷的末尾,这样,增加了学生阅读试题的时间,而相应的分析试题的时间相应更少,这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点。
二、一年来我们在高三生物教学中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