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三种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1)分类:①基因组文库: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②cDNA文库: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共64页
第1页
f麻城一中生物校本教材(三)
(2)基因文库的构建过程:略(课本P10;注意两种文库的区别)
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概念:短时间内在体外大量复制DNA的技术。
(2)原理:DNA双链复制
(3)条件:模板、Taq酶、引物(单链DNA片段,能与模板链互补配对)、4种脱氧核苷酸
(4)过程:变性→退火→延伸
3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步骤)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和表达,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1)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基因的首端,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2)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终止转录
①启动子和终止子位于DNA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
②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出mRNA但能调控基因的表达(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基因
外显子:转录出的mRNA能翻译出蛋白质
编码区(原核生物的基因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
(能转录形成mRNA)内含子:转录出的mRNA不能翻译出蛋白质(加工时被剪切)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①导入植物细胞:主要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农杆菌能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植物受损伤时,伤口处细胞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吸
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农杆菌中Ti质粒的TDNA能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
染色体的DNA上
②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显微注射技术。受体细胞:受精卵
③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方法:感受态法(Ca2处理法,增强细胞壁的通透性)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DNA分子杂交技术(用到基因探针)
分子水平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录出mRNA:分子杂交技术(从细胞中提取mRNA,用
检测
基因探针与其杂交,观察是否形成杂交带)
目的基因是否成功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鉴定:做抗虫、抗病接种实验;或将植物移栽至盐碱地等
①基因探针:用放射性同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