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使数学真正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出示“操作提示”与“我的发现”。操作提示:①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②在展开后
f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我的发现: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正方体呢?1、学生动手操作。2、观察发现角儿思考。3、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4、自主发言。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自主探究深化主题
1、动画演示并讲解长方体拆成平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再现情境图,提出尝试问题:你能否帮小明算出纸要裁多大?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变“教数学”为“用数学”,同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2、出示讨论提纲:你是怎样算的,正确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质疑、说服的技能,让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的过程。3、认真倾听并适时点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
f最简便的算法。4、生汇报: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7×3×2+5×3×2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7×3+5×3)×2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为什么?学生会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后,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意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