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效果预测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比较抽象。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难点。三、教学目标: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感知,提高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方法。
f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让学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刚深入学习空间立体图形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我把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学法:为了使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为了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
六、教学准备:在学具上我让学生准备了大小不一的长方体纸盒和小剪刀。
七、教学过程:本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有所得的理念,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2下一页
第一个环节:实践探索、获取新知。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