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
习的习惯
作者:李冬梅来源:《卷宗》2019年第02期
摘要: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独立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教师培养下逐步形成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开端,任课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更好地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创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文知识提供广阔的空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他们认真阅读、观察、思考、积极参加讨论、评价等,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基本方法;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会学习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新课标的很好体现。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这就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明确自学的意义,提高教学的思想认识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首要的问题是解决认识问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从发展的观点看,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而学生是探索者,是活动的主体。教与学之间,教者要力求使学者能自行探索,自行了解,自己解决问题,而学者则力求从教者的讲解中获得学习、探索的方法,入门上路,走自学发展的道路。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分为“教会—学会—会学”三个教学层次。
1)“教会”属于第一个层次。这种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从理论上被彻底否定了,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经常看见。从思想认识上讲,一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让他们自学是劳而无功的,于是干脆以“讲”代“学”,因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从客观上看,在考试内容上,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多,考理解运用能力的少。这就给改革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学会”属于第二个层次。这种教学根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