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落实建设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又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当前国内了解的情况看,高校都在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项目遴选及指导扶持,但是,透过表面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不得承认,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诸多问题。1大学生创业意识不高,对自主创业理解片面。创业意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创业意识更多的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创业知识、创业项目等相关知识的主动了解、学习。根据2013年吴和清等人针对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低迷:29的大学生表示即使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自主创业。46的学生表示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打算自主创业。与此同时,创业氛围的缺失及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对大学生创业所持有的谨慎
f态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就业,但是从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角度讲,自主创业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或者是在无法找到工作之后的备选方案。应该说,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从某种角度讲,自主创业对大学生来讲要求是较高的,不仅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还要有敏锐的头脑和意识。在众多高校之中,大学生在毕业后或者在校期间的创业意识较淡薄,对于自主创业相关问题的了解说少之又少,因此对于自主创业的认识有待增强。2高校创业教育指导体系不完善。《中国青年报》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创业教育在我国却相当薄弱。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方面,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2,而发达国家有的高达20~30,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重大原因便是高校创业教育指导体系的欠缺。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学课程,美国高校的创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