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命题和范畴。先秦儒家的核心要素,上承商、周,下启汉、唐,始终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例如,只妥仔细比较一下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的理论结构和命题组合,就会发现:《孟子》的各种理论要素,包括“民贵君轻”与“民无二王”,不仅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占据了官方学说和主流学术的地位。显而易见,“孔孟民主”是帝制及礼教覆灭之后冒出来的一种新说法。这一类说法的要害是变换儒家本质。一些人甚至声称《孟子》的“民贵君轻”为“最高民主精神”乃至“世界民主论之先驱”。于是原本众口一词的“孔孟尊君”,演化为“孔孟专制”与“孔孟民主”之争。(摘自张分田《现代新儒家不是真儒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近年来出现了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将儒家学说和现实社会相融合,标志着儒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wwwdz101com
fB.“现代新儒家”摘取儒家经典的某些话语,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宣扬“回到孔孟去”、“推行儒家宪政”之类的政治主张。C.虽然“现代新儒家”将儒家思想贴上了“民主主义”、“宪政主义”等标签,但因为它背离了儒家学说的本质属性,所以“新儒家”并不是真儒家。D.孟轲、荀况、董仲舒、朱熹等不同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运用各自的人性论,论证了实行君主制度及尊者专制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儒家学说的演变看,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般规定性,维护“尊者专制”的观念是历代儒者的最大共同点。B.作为儒者宗师,行道以尊君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和治学宗旨,他赞美西周王制,主张“以道事君”,维护应有的等级、名分和秩序。C.孔子的“尊君”思想历来受到各方人士的称赞,就连对儒家多有非议之论的战国诸子,也没有人否认“孔子尊君”的事实。D.“尊者专制”贯通儒家的所有命题和范畴,这一点可以通过考察包括《诗经》《论语》《中庸》等在内的儒家经典而得到印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概括儒家的一般特有属性并非易事,但揭示儒家的本质属性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新儒家”的观点并不能体现儒家的本质属性。B.同为儒家宗师,孔子和孟子对待君王的态度和看法完全不同:前者“尊君”;后者“尊道”,认为王权取决于“天命”,主张“民贵君轻”。C.《孟子》成为帝制官方学说的主要载体之一,占据主流学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