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理解他们变幻无常、时隐时现的存在。他本人正在一个灰色的、难以捉摸的世界中逐渐消逝;这个结实的世界,这个无数死者曾在这儿站立并生活过的世界正在溶化和消逝。……窗外,银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好似正在奏着一曲无声的安魂曲:“雪落到山头上埋葬迈克〃富瑞的那个墓园的每个角落,它稠密地飘积在弯曲的十字架和墓碑上,飘积在小园门栅栏的尖顶上,飘积在光秃的荆棘上。他聆听着雪花寂然无声地穿过广宇,就象它们的最后归宿一样,静静地落向一切生者和死者。他的灵魂慢慢地昏沉入梦。”此时,加布里埃尔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他感到,人们将一个接一个地变成幽灵,“顶好是正当某种热情的全盛时刻勇敢地走到那个世界去,而不要随着年华凋残,凄凉地枯黄消亡。”小说结尾处的雪既象征生命也象征夺去生命的寒冷,它把生者、死者都置于读者面前,要读者去思考。小说可以说是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幻想幻想破灭精神顿悟这一构思。
2
f《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是一部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的“发展小说”。全书以都柏林为背景,写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从童年到青年的思想成长历程。小说使用了意识流手法,但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意识流小说,但乔伊斯的许多意识流技巧已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初步的尝试和成功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肖像》是乔伊斯从《都柏林人》的“精神顿悟”向《尤利西斯》意识流技巧的一个过渡。《芬尼根的守灵夜》(1939):17年完成。是用梦幻般的语言描写了一场梦幻。构思借用了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历史循环理论。
二、《尤利西斯》评析:
这部长篇小说可分为三大部分,共18章。叙述了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都柏林三位普通市民从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40分约19个小时的生活经历与精神感受。《尤利西斯》一书开始时,《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主人公斯蒂芬外出流亡一年后返回爱尔兰,住在都柏林郊区的马蒂洛塔楼。本书叙述就从他早上8点钟起床开始。他离开住所,前往一所私立学校教授历史课,并与校长交谈。之后,他沿着海滨漫步思索,考虑历史、哲学问题。小说的主体部分以布罗姆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展开。他早晨起床,吃过早饭,到邮局取来两封信(女儿、女友),去过洗澡堂,又参加了一位朋友的葬礼。中午时来到报馆安排刊登一则广告的事宜,后又走进一家餐馆,准备吃午饭,但顾客们令人作呕的样子引起了布罗姆的反感,他忍饥走出了饭馆。下午,他到过一家酒店和公主图书馆。奔波忙碌一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