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乔伊斯和《尤利西斯》
一、生平与创作:
1882年2月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曾搞小额投资而濒于破产。母亲是虔诚的天主徒。1902年于都柏林学院大学毕业。当时民族自治运动兴起并取得显著成绩后四分五裂,叶芝领导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乔伊斯对政局与前途丧失信心,对落后的爱尔兰文化并不留恋,对宗教教义深恶痛绝。乔伊斯决心流亡欧洲,以摆脱来自民族与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和压力,以便自由地从事创作,客观的描写自己的国土爱尔兰。
1902年乔伊斯离开都柏林奔赴欧洲,从此开始了长达40年的侨居生活。1903年母亲病危,他赶回爱尔兰度过了18个月。逗留时间不长,但是经历与搜索到
1
f的材料许多都写进了《尤利西斯》。1904年6月的一天,乔伊斯与一名旅馆女服务员诺德相识,6月16日第二次会面便相爱。为纪念此事,乔将此日定为布里姆日,即《尤利西斯》所描写的一天。乔伊斯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都柏林人》(短篇集1914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尤利西斯》、(1922)和《芬尼根的守灵夜》(1939)。此外,还有一本诗集《室内音乐》和一个剧本《流亡者》。《都柏林人》是短篇集,由15篇描写都柏林市民生活的短篇组成。15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柏林是瘫痪的中心。作者按照童年期、青春期、壮年期和社会生活人生的四个阶段来写,从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创作技巧上体现了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在风格上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比较相近。)值得注意的是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已开始将他的创作视线转向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虽然他尚未采用意识流技巧,但他运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几乎在每一篇小说的结尾处,主人公不禁豁然开朗,顿时看清了自己的窘境,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本质。这一人物觉醒的关键时刻被乔伊斯称为“精神顿悟”。其故事展开格式通常为:幻想幻想破灭顿悟。《死者》是小说集的最后一篇,也是最精彩的一篇。是本世纪英语文学中最杰出的短篇。加布里埃尔格里塔,先后受过三位女性的伤害。《奥格里姆姑娘》。注视着妻子熟睡的面孔,他想起了那个为热恋他的妻子而死去的少年迈克富瑞,心中不由涌起了一股怜悯之情。此时,宽恕与同情制服了耻辱与嫉妒。乔伊斯用诗歌般的语言道出了主人公的精神感受:加布里埃尔的眼睛充满了泪水……他的灵魂已经接近了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区域。他意识到,但却无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