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巷道围岩体具有显著的流变性,故其变形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大致可分为剧烈变形、缓慢变形和稳定变形三个阶段。对于望峰岗矿井高应力软岩巷道而言,剧烈的初始变形后,大约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进入稳定变形阶段,围岩收敛停止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况且是否能停止收敛变形还取决于巷道的支护情况。据780mC15煤顶板集运巷的监测资料显示,开挖5个月后变形速率无明显降低,一般维持在134~244mmd,且大部分地段变形有所加快。而且由于这种流变产生的形变围岩压力一旦使支护失效,围岩再次恶化并强烈变形,如此反复,即为某些巷道出现几年内多次返修仍未能有效阻止围岩变形和破坏的根本原因。22巷道变形破坏原因(1)构造应力机制在地质历史时期,淮南矿区地层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起地质构造应力场的5作用,岩层本身以弹性变形的形式储存了变形能。一旦地层中掘进巷道,这些变形能以变形的形式向临空区释放,宏观上表现为岩层的扩容膨胀。另一方面,岩层在巷道成形时,应6力状态从三维向二维转变,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又极易发生破坏而产生非线性弹塑性变形。根据对817m水平地应力测试结果,该区最大水平主应力量值为2033MPa,侧压系数约为112,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施工的扰动极易引起围岩卸荷破坏。(2)岩体的结构及力学性质影响巷道围岩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其次为细、中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当围岩为砂岩、粉砂岩的时候,单块岩石强度较高,但是由于结构面发育,岩体强度较低。由此可见,巷道围岩岩性总体较差,再加上高应力、高温、水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软岩特性,稳定性差,具有流变性。(3)自重力影响由上覆岩层自重引起的自重应力为垂直应力,并引起相应的水平应力。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相应增大,巷道的变形破坏逐渐变得更严重。二副井二水平埋深达1000m,在该深度水平巷道所受竖向自重应力约为223~239MPa,巷道掘开后集中应力高达443~475MPa,超过了围岩的软化临界深度和软化临界荷载,从而导致巷道发生破坏。(4)支护结构不合理采用锚、网、喷金属支架联合支护,未能实现支护体力学特性与围岩力学特性在强度、刚度和结构方面的耦合,既不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也不能有效释放围岩的变形能,从而造成巷道从某一关键部位开始,进而导致整个支护系统的失稳。
3常规支护技术的优化
31常规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淮南矿区的新庄孜矿、谢一矿浅部井等矿井现在普遍采用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