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房地产业投资2353亿元,是2007年的406倍。(二)刺激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促进消费升级。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来的居民,进入城镇生活后,随着收入增长,在基本生活消费之外也会大量增加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促进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2014年与2007年比,株洲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空调、家用电脑和洗衣机均出现成倍增长。二是改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优于农村居民。随着进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发生变化。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为361,比农村居民低56。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6,比农村居民高58。体现享受和发展的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支出城镇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3,高于农村居民25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费支出的126,比农村居民高62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88,比农村居民高05。三是扩充市场需求。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的需求将不断扩张,有效地刺激了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扩充市场需求。2014年株洲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中非农就业比重比2007年上升了71。六、株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科学规划,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坚持规划引领,立足“两型”理念、战略思维,科学编制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规划。致力形成城镇相连、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两型”城镇体系,打造绿色株洲。以株洲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沿106国道、S211省道完善城镇体系,突出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提高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二)完善城镇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是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基础。一是改善城镇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二是完善商业配套设施。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城镇商业设施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向中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等多种业态。三是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加强新型城镇教学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师资力量水平,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