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风湿病一、风湿病发病原因主要侵犯最常累及发病年龄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全身结缔组织心脏(最严重)、关节和血管等处515岁,高峰年龄69岁。男女发病无差异。出现心瓣膜变形常在2040岁发病季节病理特征冬春多发,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季节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
热风湿:急性期为风湿活动期热风湿二、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发病前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喉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2)典型临床表现1发热约有5070的病人可有发热,热型不规则。轻病人
常仅有低热或无发热。高热多见于儿童,成人多中等度发热。2关节炎关节炎约占病理的66,关节痛占56。典型的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同时侵犯数个大关节,以膝、踝、肘、腕、肩关节较常见3其他:心脏炎(病人常主诉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
f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多发生于儿童)(3)辅助检查:(一)急性炎症测定:1WBC总数轻度、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稍增高2RBC沉降速度加快(二)链球菌感染的检查1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高于500单位为异常。本法是最常用的链球菌抗体血清试验三、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期别称病程持续1个月(早期)增生期肉芽肿期持续23个月Aschoff小体形成愈合期纤维化期持续23个月Aschoff小体纤维化(简称“抗O滴度增高”)
病理特征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其他病变结缔组织基质粘液样变性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浆液纤维素渗出、炎细胞浸润
心肌间质、心内膜风湿小体内的坏死细下水肿胞被吸收,Aschoff小体纤维化形成瘢痕
上述整个病程约为46个月。风湿病反复发作,因此受累器官中常见到阶段的病变存在。发生在浆膜的风湿病变主要变现为浆液性和或纤维素性炎症。四、心脏病变和病理临床联系风湿性心脏病(RHD)累及心脏各层(心内膜、心肌、心外膜)
f1风湿性心内膜炎累及部位:心瓣膜(二尖瓣最常见,其次二尖瓣主动脉瓣,二尖瓣最常见)二尖瓣最常见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一般极少受累;其他病变:(病变早期)a瓣膜肿胀、变性、脱落、间质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病变后期)b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缩短、瓣膜间相互粘连、腱索增粗、缩短,最终导致瓣膜病;2风湿性心肌炎累及部位:心肌间质病理特征:心肌间质出现风湿小体其他病变:风湿小体位于左心室、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