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密的知识系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的教育心理学是在清朝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6年,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1949年1958年的发展状况:对影响我国较深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和测验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初步批判,并开展了部分尝试性的研究。1958年出现的“心理学批判”运动,过分强调阶级性,抹杀了共同性,阻碍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19591966年的发展状况:开始纠正1958年的错误,教育心理学随之恢复了正常发展。1963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出版。(3)19661976年的发展状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心理学被宣布为“伪科学”,课程停开,心理学研究机构被解散。(4)1976年以来的发展状况:这是中国教育心理学重新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的时期。1980年初(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反映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某些新成就。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研究内容不断扩展;2、研究方法较多地采用了教学性实验、教育性实验及实验室实验。3、注意介绍国外教育心理学的文献。4、初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如邵瑞珍等人提出的“知识分类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林崇德的“智力发展”理论等。
2
f中学教育心理学教材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2、定向性和顺序性: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