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4本章小结(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通过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财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产品剩余价值,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或政府)履行自身职能的需要,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配置、经济稳定和发展。(2)财政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和确认以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财政关系。财政法具有公法性质,其法域是特定的,调整手段是法律化的财政手段。(3)财政法是一个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和特定的调整方法并具有较为完整法律体系的独立法律部门,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财政法体系是由不同层次的财政法的部门法组成的有机整体。从法律渊源看是包括宪法中有关财政的法律规范,财政法律,财政行政法规、地方性财政法规、规章等不同层次;从调整对象看包括财政管理体制法,财政活动程序法,财政收支管理法;从收支管理关系看,包括预算法、税法、国债法、转移支付法等。(4)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管理活动全过程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准则,主要有: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经济原则、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原则,财政收支平衡原则。(5)财政法是与国家相伴而生的,是财政管理活动发展的产物,与人类历史发展相对应,财政法发展从形式上,经历了奴隶社会财政法,封建社会财政法,资本主义社会财政法和社会主义社会财政法三个阶段,内容上即经历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两大阶段。(6)财政法律关系是由财政法确认和调整的在财政法动中形成的各方面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财政法律关系在财政分配活动中产生,其主体一方始终是国家,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二24本章小结
(1)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制定的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管理权限和财政收支范围的一项基本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有集权式、分权式和复合式三种,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属于复合型财政管理体制。(2)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向分级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9501952年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19531979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801993年实行财政包干体制;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3)财政管理体制法是指调整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