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标报价的过程中考虑好降价的幅度,在临近投标截止日期前,根据情况信息与分析判断,再做最后决策。
突然降价一定要有合适的理由,并能够取得招标人的认同。比如采取何种措施、可以挖潜增效、节约费用,或者在保证招标人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要求等目标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另外突然降价法往往只降低总价,而要把降低的部分分摊到各清单项内,可采用不平衡报价进行,以期取得更高的效益。
4、先亏后盈法先亏后赢法是指投标人为了开辟某一市场而不惜代价的低价中标方案。对于大型分期建设的工程,在第一期工程投标时,可以将部分间接费分摊到第二期工程中去,少计算利润以争取中标。这样在第二期工程投标时,凭借第一期工程的经验,临时设施以及创立的信誉,比较容易拿到第二期工程。但应注意分析获得第二期工程的可能性,如开发前景不明确,后续资金来源不明确,实施第二期工程遥遥无期时,则不考虑先亏后赢法。5、许诺优惠条件投标报价附带优惠条件是行之有效的一重手段。招标人评标时,除了主要考虑报价和技术方案外,还要分析别的条件,如工期、支付条件等。所以在投标时主动提出提前竣工、低息贷款、增给施工设备,免费转让新技术或某种技术专利、免费技术协作、代为培训人员等,均是吸引招标人、利于中标的辅助手段。6、争取评标奖励有时招标文件规定,对某些技术指标的评标,可以提供优于规定的指标值,评标时能给予适当的评标奖励。因此,投标人应该使招标人比较注重的指标适当地优于规定标准,可以获得适当的评标奖励,有利于在竞争中取胜。但要注意技术性能优于招标规定,将导致报价相应上涨,如果投标报价过高,即使获得评标奖励,也难以与报价上涨的部分相抵,这样评标奖励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1、生存型策略的应用笔者所在单位2005年下半年没有新开工程,单位领导甚是担心,没有新工程,人员将会坐吃山空,也会给员工带来不安定。2006年初某公司有个办公楼要
f改装,领导为了克服生存危机,采用生存型策略以低利润竞争中标了该项目,暂时维持生存度难关。
2、竞争型策略的运用2006年底笔者所在的单位应一家招标单位邀请参加某17标工程投标。参加该次投标的一共有12家单位,投标竞争比较激烈。经过分析考虑其中有几家是本地单位,他们措施费用报得相对较低,总造价也会相对较低。我公司要想中标,总的报价可能也要低。但考虑到招标单位比较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