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残疾人事业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播电视、邮政、通讯、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大的发展。改革开放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有序推进改革基本完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成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投资体制、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平稳推进。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十一五”全市预计累计利用外资1485亿美元、外贸出口1473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倍和6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3元,年均递增117;农民人均纯收入5799元,年均递增111,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五年。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11平方米。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
5
f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口、“五保户”供养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市社会持续稳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城乡居民对治安的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连续5年排全省前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废水、烟尘、粉尘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达到916;中心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主要河流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中心城及县(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营。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144吨标准煤下降到115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97。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仍然较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力以及辐射带动力亟待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发展中努力解决。
6
f专栏一:宜春市“十一五”专栏一:宜春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执行情况
“十一五”规划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期末目标7306540534152124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