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勤俭节约的人(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背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美德。今天的孩子们,他们几乎没有吃过苦,对劳动的艰辛缺少切身感受,因而在生活中不知道勤俭节约,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由此,我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这次《做勤俭节约的人》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勤俭节约是美德(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美德应加以继承和发扬;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知道从平时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活动准备:1、查找有关中国名人节俭典型事例。2、让学生回忆身边的浪费现象及思考可行的改进措施。(四)活动方法:
小组讨论
活动过程:
活动一:主题导入教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半个包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老师从垃圾箱中捡来的,大家说这半个包子该不该扔?为什么?知道这包子是怎么做成的吗?教师播放从小麦到包子的制作过程。
活动二:讲故事,谈感想大家看到了吧,一只小小的包子,经过许多道工序才做成,浸透了多少劳动者的心血,我们没有理由把它扔掉。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找到的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一)小组成员分别向全班同学分享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二)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对勤俭节约的看法或认识。(三)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出示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全班一起诵读:
(1)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f陆游(2)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
辛尼加(3)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4)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卢梭
活动三:;畅谈身边的浪费情况(一)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二)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平日常见的浪费现象:
(1)学校某些学生扔掉大量的食物(2)大量的苹果被烂掉(3)挪用公款吃喝(4)不珍惜资源(5)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6)学校餐厅内浪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7)咬了一口的包子就被扔掉(三)算一算:(1)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是多少?一年呢?(2)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约000002778千克),一年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