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别之外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四、一元论与二元论物质是本原唯物主义一元论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精神是本原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世界有两个平行并列的本原,即物质与精神都是本原,但两者最终要统一于一个更高的本体神或上帝。(实际上陷入了唯心主义)五、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例如: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在自然界和人类之前就存在一种独立的“客观精神”,它是万物的造物主。)六、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具体形态。(例如泰勒斯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水”,万物从水中生出,又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始基是“火”。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理论缺陷:直观性、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解释世界,并把事物间的联系和运动归结为机械联系和机械运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1机械性。它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用力学规律解包括生理、心理在内的各种现象。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f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内容:恩格斯指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含义:(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是包含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而多样性又以客观实在性为基础)(3)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在运动、发展中的统一。◆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方式,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实在。A生产方式是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B人们不能离开既定的历史条件而自由地随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