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③④4、《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5、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图为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李存诚等人题名拓片。下列关于唐代科举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B.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6、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7、下图为发表于《讽刺与幽默》的一幅名为《战车装配中》的漫画,它主要是反映了日本
fA.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B.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罪行C.社会暴力激烈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8、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9、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10、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1、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近代化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