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072008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九月月考考试试卷
(说明:试卷分为Ⅰ、Ⅱ两卷和答题卡,Ⅰ卷为选择题卷,正确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Ⅱ卷为非选择题卷。请考生直接将答案写在Ⅱ卷上。考试完毕请上交答题卡、Ⅱ卷。本试卷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75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嬴政为大王,未受谴责C、公元前218年,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赐给的一块封地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2、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
要求相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A.扩大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C.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D.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
f5、“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一对联指的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
6、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7、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