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简述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答:蛋白质的合成分为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阶段: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1.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1)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2)毛颖×毛颖,后代34为毛颖14光颖。(3)毛颖×光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答:(1)亲本基因型为:PP×PP;PP×Pp;(2)亲本基因型为:Pp×Pp;(3)亲本基因型为:Pp×pp。2.小麦无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性。写出下列个各杂交组合中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组合的F1群体中,出现无芒或有芒个体的机会是多少?(1)AA×aa,(2)AA×Aa,(3)Aa×Aa,(4)Aa×aa,(5)aa×aa,答:⑴F1的基因型:Aa;F1的表现型:全部为无芒个体。⑵F1的基因型:AA和Aa;F1的表现型:全部为无芒个体。⑶F1的基因型:AA、Aa和aa;F1的表现型:无芒:有芒3:1。⑷F1的基因型:Aa和aa;F1的表现型:无芒河忻1:1。⑸F1的基因型:aa;F1的表现型:全部有芒个体。3.小麦有稃基因H为显性,裸粒基因h为隐性。现以纯合的有稃品种(HH)与纯合的裸粒品种(hh)杂交,写出其F1和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其F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怎么样?答:F1的基因型:Hh,F1的表现型:全部有稃。F2的基因型:HH:Hh:hh1:2:1,F2的表现型:有稃:无稃3:14.大豆的紫花基因P对白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答:由于紫花×白花的F1全部为紫花:即基因型为:PP×ppPp。而F2基因型为:Pp×PpPP:Pp:pp1:2:1,共有1653株,且紫花:白花1240:4133:1,符合孟得尔遗传规律。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实,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粒的子实,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怎么样验证解释?答:⑴为胚乳直感现象,在甜粒玉米果穗上有的子粒胚乳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本非甜显性特性的子实。原因:由于玉米为异花授粉植物,间行种植出现互相授粉,并说明甜粒和非甜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非甜粒为显性性状,甜粒为隐性性状(假设A为非甜粒基因,a为甜粒基因)。⑵用以下方法验证:测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与纯种非甜玉米测交,其后代的非甜粒和甜粒各占一半,既基因型为:Aa×aa1:1,说明上述解释正确。
f自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使该套袋自交,自交后代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