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作者:胡雪芬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08期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方面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是“生活及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这段文字阐明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第一,生活是教育展开的最鲜活的舞台,而教育也必须通过生活体现出其促进个体发展的价值。“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2“生活”二字的意义在陶行知的眼里,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生活”含义不同,生活是广泛存在的,包括工作、劳动、休憩、社会交往以及个体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活”涵盖了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生活的范围有多广阔,教育的领域就有多丰富。在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的契机,整个人类社会活动都应该纳入教育的范畴之中。陶行知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就是社会的改造。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成长和发展,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机会,“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3什么是生活,由此可见,生活是教育生发的土壤和源泉,“担水劈柴皆有道,举手投足即教育”个体在生活中求得生存。第二,“生活即教育”说明生活决定教育,社会生活的要求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必须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为基础,教育要顺应个体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生需要什么,教育就应该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