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
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内涵深层的思想理念,就应该去了解这个思想的主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以及生平事迹对主体产生的影响。那么出生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个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的陶行知先生又是为何将生活教育的理论作为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思想呢?陶行知曾自述:“‘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也是与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我从民国六年起便伴随这个思想潮流来到中国,八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说:‘此路不通’。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悟到教学做合一的道理,所以教学做合一是实行‘教育即生活’的一条新出路。‘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至此乃翻了半个筋斗。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前,绝产生不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但到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形成的时候,整个教育根本改变了方向,这个新方向是‘生活即教育’”。从陶行知自述中可以看出,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老师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陶先生一直坚信“生活即教育”可以救中国教育、可以救中国,所以他坚定不移。生活教育包含三大原理是:第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包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使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是“生活即教育”主张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第二“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反映了: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当今讲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第三“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大致包涵这样几个内容:它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陶先生指出要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做放在第一r